新闻中心 » 第二届中国城市交通充电设施论坛今日在京召开,专家云集直击行业痛点(下篇).........



接上篇

  3月27日,第二届中国城市交通充电设施论坛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2号馆会议室举办。

第四单元:高端对话


1.充电设施目前的痛点问题和解决方案?
2.运营商、投资商和用户方如何共赢?

主持人:吴郸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充电设施分会会长
重庆巴驿公共交通站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波  聊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针对充电设施目前的痛点问题和解决方案,高波表示:

  如何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来实现效益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这是公交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新的课题。城市公交是承担着政府惠民出行需求的公益性企业,大部分公交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公交,是处于亏损阶段,但是亏损来源于政策性的常年累加,也就是说地方财政补贴不足汇集而成。

  此外,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的组合而成。以聊城公交来讲,聊城公交现在各种运营车辆是1200台,新能源车占比达到84.8%,目前建成新能源充电场站有4座,充电终端是345个,今年已经开工建设2座新能源充电,年底120个充电终端还要投入使用。所以公交具备场站的优势,包括设备优势。

  但同时,公交具备这样的优势,恰恰也中小城市公交的痛点问题。因为公交公司投资回报率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场站,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如何把公交公司的痛点转化为优势,实现效益与收益最大化,这是下一步公交公司将要做的课题。

吕鸿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针对公交公司的充电场站运营解决方案,吕鸿表示:

  针对于充电网络建设,尤其是公交这边,亨通集团计划今年要在公交领域投到20个亿,三年内投到50亿。

  合作模式,首推的是由企业投建,相当于公交购买服务的方式,前期全部都是由企业来投,公交购买服务,每度电多少钱服务费,持续多少年的合作模式。同时,企业给公交客户,也要想办法考虑投入产出比,虽然没投入,产出更高也可以,包括场地资源白天如何运用。基于公交本身,就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但是对于外部引流过来的车辆,也是利用公交本身的场地。所以,对于外部引流过来的车辆服务费是跟公交进行分成,引流的越多、服务越多,公交收益越多。甚至外交车辆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可以扯平,因为白天晚上时间相对来讲白天是更多一些,是可以持平的,不需要再投入成本。从这个角度,在企业的层面上,要搭建一个大平台,整合车的资源,给到公交客户,有一些外部车辆引流。

李晨光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针对解决车辆续航里程的问题,李晨光表示:

  解决车辆续航里程的问题需要电池的巨大进步,电池的功能密度要大幅提高,目前的碳酸锂,还不能完全把功能密度做到像特斯拉那样的水平。所以,如果国内的电池厂进行一些技术革命,大幅度提升电池的功能密度,未来车的续航里程有有可能大幅度提升。

  另外,大家做的领域解决的是充电的问题。其实提高充电速度,只有两个因素:一是,充电的功率就是充电的电压乘以充电的电流。二是,充电速度的决定因素是电流。此外,充电速度的提升,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对于电池的进步,还是需要长期的突破。新的氢燃料电池可能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行业的发展程度是决定于电池企业技术的革新速度。

朱金星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共交通行业总经理

  针对充电设施目前的痛点问题和解决方案,朱金星表示:

  目前,充电设施的痛点必须摆在第一是充电安全;第二,售后与运维;第三,运营效率低,可拓展性差。第四,互联互通与兼容性的问题。

  针对运营商、投资商和用户方如何共赢,朱金星表示:

  这是客户思维的问题,整个充电行业应该汇集所有的力量,把这个行业越做越大,用客户思维,帮客户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新的商业模式,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帮客户盈利,把事情做好。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展会第二天,现场依旧是座无虚席,大咖们就当下充电桩的痛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和分享,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肯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