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中国城市报:新能源汽车从“补车”转向“补电”


3月28日,为期三天的2019中国国际城市停车产业博览会与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近100家媒体受邀到场,对展会进行深入报道。以下为中国城市报报道内容:

4.jpg


购车补贴退坡了,配套的充电设施却持续迎来利好。

  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国内电动车的补贴门槛抬高至续航250公里以上,补贴金额较2018年退坡约50%。

  国补退坡之余,地方购车补贴也将在今年取消。但根据通知,这部分补贴将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虽然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但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充电设施与停车场的协同问题。”在日前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城市停车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这样告诉记者。

  他预计,到2019年底,我国(私人)专用桩将达到95万台左右,而公共充电桩数量仅有42万台。

  随着新能源补贴方向从“补车”转向“补电”,刘举表示,在下一阶段,如何保障新能源车停车并促进停车充电一体化建设,以及升级停车场的车牌识别系统、打造智慧停车,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跳出“停车难”和“充电难”并存的怪圈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在今年停车产业博览会举办的期间,第四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展览会也同步进行,展开了一场停车+充电的跨界。

  “这是国内首次把城市停车和城市充电两大产业平台对接在一起。以往二者相对独立,但随着电动车快速崛起,一个全产业链的构建迫在眉睫。”刘举说。

  当下,不少新能源汽车正在陷入“停车难”和“充电难”并存的怪圈。

  一方面,是停车位缺口的迅速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其中,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都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

  另一方面,现阶段充电桩设置距离国家提出“一车一桩”的要求依旧距离较远。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透露,截止到2018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量超过了300万辆,但已建成充电桩的数量仅为72.8万台。

  新能源停车充电一体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刘举告诉记者,目前还有许多痛点尚未解决:“一方面新能源车专用停车位被占用,这是管理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停车场系统还未升级,造成新能源车牌识别困难,影响正常停车、缴纳费用,这需要更多引入智慧停车技术。”

公共停车场充电  该不该免停车费

  此外,对于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来说,新能源车主最大的困扰是“收费太高”。

  北京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内的公共充电桩多数会收取服务费+停车费,每个地方收费标准不同,但都比私桩费用高出一倍以上。

  对于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车来说,快充功能至少需1—2小时。李先生表示,由于停车费按分计算,他每次都需要掐着时间返程取车。

  很多像李先生一样的新能源车主都希望在公共停车场充电时,能够享受停车费减免优惠。对此,小桔充电华北区负责人赵建坤向记者表示:充电时应该减免,超时则需付费。

  那么谁应为减免买单?刘举认为不能一刀切。由于充电桩企业进入停车场需要交纳场地费,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应该完全由企业买单。这时,需要政府更多给予补贴倾斜。

新能源公交:各地为“省钱”支招

  “停车难”和“充电难“的问题不仅困扰着私家车,也困扰着公交车辆。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城市新能源公交,公交场站的建设也遇到新的挑战,闲置率高就是其中之一。

  “中小城市公交的痛点问题在于投资回报率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充电场站,但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山东聊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波表示,如何更好地拓展增资渠道,将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此,河北沧州市摸索出了“快慢充结合”的方式。据沧州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胜利介绍,目前沧州市纯电动公交车占比50% ,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配比台数为4辆/桩,相对较高。在公交车充电桩部署中,慢充桩主要使用在一些长的线路上;同时,在枢纽站、公交场站建快充充电桩,车跑两圈补一次电,时间约20分钟,不会影响公交车运营。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晨光则认为,可以把大部分充电时间安排在夜间,因为夜间电价非常便宜。“同时利用光伏,能够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把光伏、储能利用起来,把储能电池的峰谷差值利用好。”李晨光说。

来源: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