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下班后,争分夺秒赶回家“抢占”停车位;去医院看病,兜兜转转却始终找不到停车位……停车难早已成为不少市民苦恼而又无奈的“心病”。为缓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区建管委、区交管中心会同区交警支队和街道深入实地调查排摸,充分挖掘辖区内公共、专用、道路等各类停车资源,鼓励、协调相关单位将“富余”停车泊位对外错峰开放,努力缓解停车难题。
今年,本区累计新增318个错峰共享停车泊位,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再次交出一份令市民满意的实事项目答卷。
“小区停车大战”得到缓解
家住新文苑小区的吴小姐买车5年,也为停车心烦了5年。作为建成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新文苑只有一些规划在路面上的停车位,但“僧多粥少”,每天晚上都会上演“车位争夺战”。吴小姐告诉记者,有时下班晚,为了确保回来以后有地方停车,就只好提前打电话,让家人在空的停车位上放个电瓶车或者直接站在那里“占位置”等她回来。“虽然知道这种做法不妥,甚至会因此与别人发生口角,但又别无他法。”
不过,令吴小姐欣喜的是,从去年7月起,她终于可以不再为停车问题而烦恼了。因为,她在离小区步行仅5分钟的虹口世纪大酒店停车场找到了一个稳定的错峰共享停车泊位。
原来,为缓解住宅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区交管中心联合区停车协会,积极向各类停车资源管理方宣传错峰共享理念,2017年底,世纪大酒店停车场就开始试点推行了错峰共享泊位。去年上半年,区交管中心再次与世纪大酒店停车场管理方沟通协调,希望其正式加入错峰共享停车实事项目,向周边小区开放更多停车泊位。最终,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世纪大酒店停车场以包月的形式向附近的溧阳华府、新文苑、吉祥苑等住宅小区提供了60个错峰共享泊位,停放时间为晚上19:00至次日7:00(周末可全天停放)。
负责世纪大酒店停车场运营的鸿联物业公司经理陈莉莉告诉记者:“60个泊位推出后没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不仅居民真正感到了方便,我们这边的月收入也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
牵线搭桥缓解医院急难愁
除了“车位靠抢”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也是本区推行错峰共享的主要地点。
位于海宁路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是全市知名的三甲医院,每天接诊数千人。由于医院停车泊位数量有限,加之周边停车资源紧张,开车前来就医的市民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寻找停车位。为尽力方便市民快速就医,市一医院自我加压,“规定”本院职工不得占用医院停车位。医院的“规定”虽然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离家近的职工开始选择公共交通上下班,但居住在离医院较远地方的职工也有很多,每天仍需开车。如何解决这些职工的停车问题?一直令医院管理层“头痛不已”。
其实,这个困扰市一医院多年的难题,也是区交管中心长期关注的重点,之前就曾协调四川北路公园地下停车场向其开放数十个错峰共享泊位。在新一轮的走访排摸中,区交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离医院不远的虹口SOHO地下停车场资源较为充裕,满足楼宇自身停车需求的同时,平常还有不少停车位空闲。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牵线搭桥,邀请停车场运营管理方和医院面对面沟通。考虑到医院职工“三班倒”的特殊工作模式,经过多次协商,停车场运营管理方一口气拿出了60个可全天停放的停车位。
区交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大力组织引导停车供需双方及社会第三方停车经营服务企业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停车资源共享项目,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方案措施,切实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同时,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公共交通的功能层次,补足服务短板,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